苏轼(1037-1101)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书法研究,有一位大咖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,他就是宋代苏轼。苏轼生卒年(1037-1101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山(今属于四川)人。他和他的父亲苏洵,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,世称“三苏”。他的书法从“二王”,颜真卿,柳公权,褚遂良,徐浩,李北海,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,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。他讲自己书法时说:“作 …
苏轼最孤独的一首诗
说起吊亡诗词,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,唯有三人,他们的诗词读之使人百转千肠,潸然泪下。真可谓绝迹红尘。如元稹的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”李商隐的“此情可待成追忆?只是当时已惘然。”以及今天我们主角苏轼的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 …
作者:张风莉如果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,寻找一个令所有的人都感觉可爱、可亲、可敬的榜样,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事,因为这样的人的确存在,虽然数目或许只有一二。经过历史的过滤和时间的淘洗,我们发现,有些灵魂之所以不朽,是因为他们实在太有趣,太智慧,太通达,太圆润,所以在生前和去世之后,他们永远都是人们的精神偶像。苏东坡,就是一个这样的“万人迷”。他的人气绝对超高,他拥 …
世上最遥远的距离,无非就是生死相隔,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,曾以一首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,道出其中愁绪。苏轼与结发妻子王弗的相遇,仿佛是一场命中注定。二人虽然是盲婚哑嫁,却出人意料地相处融洽。他们一起红袖添香,饮酒作赋,可甜蜜的生活却不甚长久,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,将两人的甜蜜打破。宋英宗治平二年,王弗因病去世,自从再也没有人与苏轼互诉衷肠。世人皆说 …
熙宁八年,苏轼被贬杭州任杭州通判不久,这年正月二十日夜,苏轼再次梦见自己的亡妻王弗,心中泛起无限哀思。梦醒时分正值三更,再无睡意,于是起床披上一件大氅,独自来到庭院中,月光洒落在庭院,银辉清冷,苏轼凝望家乡四川的方向,对王弗的思念刚从梦中去,又到心头来。于是在这冷月夜的静里中,他为曾经的妻子作了一首悼亡词---《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。十年生死两茫茫 …
作者:黎遇之半卷诗书一窗月(H-chuyu1)原创张爱玲说:她独自站在人行道上,瞪着眼看人,人也瞪着眼看她,隔着雨淋淋的车窗,隔着一层层无形的玻璃罩——无数的陌生人。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,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,她似乎是魇住了。有时候孤独就是如此,好像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,每一座孤岛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,里面的人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兴趣,外面的人,大部分没有 …
鲁迅曾说:"我以为一切好诗,到唐已被作完"虽然说的有些夸张,但是事实就是如此。不管是从诗作的质量,还是从名诗人的数量上,近千年来再没有哪个时代,能与唐相提并论。宋人极聪明,知道诗写不过唐人,便把唐人写的较少,也没有什么佳作的词拿来发扬光大。才有了现在唐诗宋词的美誉。都说"诗言志,词缘情。"宋词以抒情居多。词都是按照词牌的固定格 …
文C叔公元753年,天宝十二载。这一年,曾经夸口说,全国人才都已经在朝廷里,而把杜甫那一届考生全部拒之门外的李林甫,去世了。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李林甫剧照接替李林甫出任宰相的,是杨贵妃的族兄,杨国忠。这年科举,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参加明经考试,考的稀烂。主考官去请示,不料杨国忠大怒道,我的儿子何愁不富贵,还用得着你们这些鼠辈来卖好吗!同年,刚刚吞并突厥阿不思部落的安 …
我亦飘零久,十年来,深恩负尽,死生师友。——顾贞观 《金缕曲》春未绿,鬓先丝。人间别久不成悲。——姜夔欲将心事付瑶琴。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。——岳飞《小重山》世间安得双全法,不负如来不负卿。——仓央嘉措 《情歌》欲说还休,欲说还休。却道天凉好个秋。——辛弃疾 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晌贪欢。——李煜《浪淘沙》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 …
说到苏轼,相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豁达乐观。无论是《定风波》中的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”;还是《江城子》中的“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,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”;亦或是《六月二十日夜渡海》中的“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”。总之,苏轼这种豁达乐观的积极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。但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词《行香子·秋与》,却一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