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经六十四卦卦序解读

现在流传最普及的六十四卦卦序就是目前我们能够在公开出版的《易经》上所看到的那样,以乾坤开篇,坎离结束上篇,咸恒开启下篇之首,既济、未济殿后。为什么这样排列呢?众说不一。据说民间不同的易学流派也存在不同的顺序排列形式。我们今天解释传统的卦序,不是为了去证明它是否准确,而是让大家去了解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圣人的思想和用意。挑战传统,挑战圣人固然勇气可嘉,也是必要的;但是需要条件,要先体会出圣人的用意,攀爬上圣人的肩膀,然后再去思考其超越的可能性。传统的卦序是怎样的呢?

乾坤屯蒙需讼师,比小畜兮履泰否;

同人大有谦豫随,蛊临观兮噬嗑贲;

剥复无妄大畜颐,大过坎离三十备。

咸恒遁兮及大壮,晋与明夷家人睽;

蹇解损益夬姤萃,升困井革鼎震继;

艮渐归妹丰旅巽,兑涣节兮中孚至;

小过既济兼未济,是为下经三十四。

为什么把乾(1)卦排列第一呢?孔子曰:“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,乃统天。”这里的天,就是宇宙虚空,地球之外的虚空世界。看得见的是太阳、月亮和星星,可它们的依附处却无所触摸,无所见。所以,六祖说的好“犹如虚空自含日月星辰”,这也是儒家的“天”的概念。老子说:“无名天地之始”。也就是孔子讲的“天”。这个“天”,《易经》用卦来表示就是乾卦。儒家文化是讲天地人合一的,所以卦象自然包含天地人三才。上有天之笼罩,下必须有所承载,正如生物之雌雄,人之男女,必须配合才能有变化,所以乾卦第一,坤(2)卦次之。于人事,乾为老父,坤为老母。于自然,乾为天,坤为地,人以及其它生命在天地之间繁衍,生存。所以,《系辞传》说:“天地絪緼,万物化醇,男女媾精,万物化生”。由此看,天地形成以后,没有马上出现人类。而是处在一种集聚能量的准备工作。其状态就像小草正从地面下屈曲欲出的状态,因此坤之后就是屯(3)卦,取象就是一棵小草屈曲欲出。从卦象看,屯卦上坎为水为冰,下震为雷。雷之欲爆发,上为坚冰掩盖,实际上就是地球上的冰川时期。这个时期,没有人类,没有文化。用十二地支来阐述,天开于子,地辟于丑,人成于寅。寅为春,万物萌发,生机盎然。那么,屯卦相当于丑的时期。 屯卦之后,是蒙(4)卦。蒙卦,山下有水,雾气迷蒙。取象杂草覆盖,其间有人。外卦艮为少男,故卦辞有“童蒙”之义。童蒙者,儿童有待启蒙也,比如人类初成,亟待教化。所以,蒙卦相当于寅的时期,人类刚刚形成。有了人类,麻烦就来了。为什么?人有三大原始习性,就是贪心,仇恨心和愚昧心。这三毒,就是罪恶的根源,所以人又被称为万恶之源,也不是没有道理。人类诞生了,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。所以蒙卦之后就是需(5)卦。可是,在当时,用于工具简陋,生产力低下,食物的获取是非常有限的,所以彼此部落之间、种族之间的争夺自然难以避免,于是就出现了诉讼,诉讼不合乎心意,就出现争斗乃至于战争。所以,需卦之后是讼(6)卦,讼卦之后是师(7)卦。师,就是用兵打仗,就是战争。这是一脉相承的,顺其自然的。到了现在,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,仍然有争讼,有战争。其根源都在于人的欲望没有止境,在于人类屈从于欲望、愚昧和仇恨,而没有遵循智慧的力量。孔子的道德文明,道就是尊重生命,德就是养育生命。可是,有多少人真正地从自己的内心下手,来校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呢?太少了。修正自我,改变世界。

易经六十四卦卦序解读

易经六十四卦卦序解读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
「易经六十四卦卦序解读」评论列表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