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 晚上八点钟光景觉新一个人在房里枯坐无聊,便焚了一盒檀香,捡出一束信笺,想把他的满腹的悲愤寄托在纸上。他一面写一面流泪。觉民和琴、芸、淑英、淑华姊妹来看他(芸是这天下午来的,周氏害怕芸一个人闷在家里哀痛成病,便把她请到高家来同表妹们一起游玩散心)。他们看见这情形,很觉诧异。他们也猜到他在给觉慧写信。淑华便向他要信来看。觉新并不拒绝,就把写好的信笺递给淑华。淑华看后又递给淑英,淑英递给芸,芸给琴,琴再给觉民,这样地轮流传观。 觉民读着觉新的信,仿佛看见一个年轻的生命渐渐地在纸上枯萎。觉新的温和的哀伤的调子刺痛他的心,激起他的更大的悲愤。他不能忍耐地想起来:一件一件的事情,一个一个的生命,这样的悲剧要到什么时候才完结呢?那个摧残青春、摧残爱的旧势力要到什么时候才消灭呢?这么一个可爱的牺牲品。那张美丽的脸一两个月前还在这个房间里吐出绝望婉转的呻吟。如今一具薄棺就把一切的希望都掩埋了。他们不能援救她,让她被人逼着一步一步地走向深渊,现在却要在她的灵前哀吊了。他不能忍耐这沉闷的空气,他不能忍耐他们的温和的话。他便用悲愤的调子把信大声读出来,他要宣泄胸中的郁闷,他要激起别人的愤怒。他读着:“……时已十时半,医院已闭门。母与兄不时为蕙表姐调药。正十一时,服药甫毕,声息即无,虚脱而死。 呜呼痛哉。当即命人至郑府及外祖母家报信,料理衣物;又命杨嫂等为蕙表姐净身移正。诸事略备,痛哭不已。此夜大家守至天明,泪眼相对,回视蕙表姐,瘦不羸把,伤心惨目未有如今夜之甚者。兄当时神经受刺激过甚,头痛欲裂。天明时即出院。兄返家时家人尚酣睡未醒。兄服药即眠,八时后至医院,则不过泪眼相对而已。外祖母、大舅父及亲友均至。二时入棺,二时半大殓,三时出院,三时半抬至东门外普慈寺暂寄。郑府事事推诿,对蕙表姐后事极其冷淡。大舅父软弱无能而刚愎自用。兄当时气极矣,伤心极矣,故送至中途即自行返家。不意普慈寺又有军队驻扎。兄与外祖母、舅母、母亲恐其骚扰力主迁移,乃看定莲花庵,大约三数日后方能迁移也。 现定下月初二日在浙江会馆成服。三叔代兄拟挽联一副,抄录如下:归妹曾几时、舅姑称顺、戚鄀钦贤、岂期草萎宜男、仅闻片语遗留、遽舍仙郎生净土。……“觉新的信写到这里为止。众人等着读下面的句子,但是他却放下笔不再写了。芸一边读一边流泪,读到后来她悲痛到了极点,便把信笺递给琴,一个人走到方桌旁边坐下,把头俯在桌上伤心地哭起来。 淑华打算过去安慰芸,然而觉新却在旁边拦阻道:“三妹,你就让芸表姐哭一会儿。她要哭一会儿心才会畅快的。”他说着不觉得自己也是泪水满眶了。 “大哥,你不能够送这样的对子。这明明是假话。”觉民不满地说。 “假话,我自己也晓得,”觉新痛苦地答道。“所以我写到这里再也没有勇气写下去。在我们这种环境里遇着什么事情都只能够说假话。”“哼,舅姑称顺,戚鄀钦贤.只要少折磨蕙表姐一点就好了,”觉民气愤地说。 “你没有看见大舅送的那副对子,那才气死人。大舅还好意思说什么群夸夫婿多才,应无遗恨留天壤.恐怕也只有他一个人夸奖伯雄是奇才,”觉新说着,也有点生气。 “我倒有一副对子送去,八个字:临死无言,在生可想。大哥,你看怎样?”觉民正色说道。 “这倒痛快。”淑华拍手称快道。 “二弟,你快不要这样做。你又会给我招惹麻烦的,”觉新着急起来,连忙挥手说。 “你怕什么?我不过说说罢了。我不会送去的。我又不是傻子,不会干对牛弹琴的事情,”觉民冷笑道。 “不要再谈这件事情了。你们看,芸妹多么伤心,你们还不好好地劝劝她?”琴看见芸俯在桌上嘤嘤啜泣,很可怜,她觉得不忍,便插嘴道。她自己的心也为怀念、悲愤、悔恨所苦恼着。她不能不思念蕙;她不能不为蕙的惨死感到不平。蕙的这样的结局是她预料到的,蕙的死讯并不使她惊奇,但是唯其她早就料到蕙迟早会落进这个深渊,她现在倒因为自己不能在事前将蕙救拔出来而感到悔恨了。 “我没有伤心。我没有伤心,”芸抬起头,泪痕满面地分辩道。 “你还说没有伤心。你看你的眼睛都哭肿了,”琴怜惜地说。她看见绮霞在旁边,便吩咐道:“绮霞,你去给芸小姐打盆洗脸水来。”绮霞答应一声,立刻走出去了。 芸听见琴的亲切温柔的声音,不觉又想起蕙,她伤心地带哭声说:“我不相信姐姐就会死,这好像是在做梦。好像她昨天还同我在一起一样。”“我也觉得,没有多久以前蕙表姐就在这间屋里,我们大家有说有笑,就像是昨天的事情。想不到她会死得这样快,”淑华惋惜地说,但是这惋惜马上就被怨愤赶走了。她想到蕙的病原,她想到蕙在郑家所过的那些日子,她不能不感到极大的愤怒。 “我也记得有一次在晚上我同她一起到大哥屋里来,大哥还说:我们三个人落在同样的命运里了……现在想不到她一个人先离开了我们。唉……”淑英感动地说,她很想忍住眼泪,但是说到后来她终于发出了带哭的呻吟。 “蕙表姐是被人害死的。应当有人出来给她报仇,”淑华气恼不堪地嚷道。 “三妹,轻声点。你少乱说些。你说哪个人来报仇?又向哪个报仇?”觉新好像觉得有烈火在熬煎他的心,他一面揩眼泪,烦躁地警告淑华道。绮霞捧了脸盆进来放在方桌上。她绞了脸帕递给芸。芸揩了脸,仍旧坐在那里听他们讲话。 “三妹的话也很有道理。我们应当替蕙表姐报仇。不是向人报仇,是向制度报仇,”觉民忽然带着严肃的表情说。 觉新惊恐地看觉民。淑英惊愕地看觉民。琴在旁边暗暗地点头。淑华不大了解觉民的话,她还愤懑不平地质问道:“报仇?恐怕也只是空话。我总看见好人吃亏,坏人得志。 二姐的亲事还不是一样?你又有什么办法?陈家不见得比郑家好。我听说陈文治比郑国光更坏。“”陈文治?怎么你连名字都晓得?“觉民惊讶地说。 “你以为就只有你一个人才晓得?你把文德喊来问一下,陈文治是个什么样的人。”淑华半得意、半生气地说。她没有提到婉儿讲的话。 “这才怪。哪儿有小姨子打听姐夫事情的道理。……”觉民故意激怒她。 “二表哥。”琴看见淑英红着脸埋下头那种可怜的样子,便大声打断了觉民的话。觉民省悟地看了琴一眼,也就闭了嘴。 “二哥,我不怕你气我。我倒要激你一激,看你有没有法子帮忙二姐?”淑华昂着头,追逼似地对觉民说。 “到那时候再说罢,现在还早勒。”觉民逃避似地答道。其实他已经胸有成竹,而且连实行的步骤也多少确定了。不过他不愿意在淑华们的面前泄露出来。 “你说还早?我看不会早了。陈家已经来催过下定,”觉新心里很苦闷,他听见觉民的话,不加注意,就顺口把他想隐瞒的消息透露了出来。 觉新的话使得众人都吃了一惊。这个消息他们还不曾听说过。觉民虽然时常担心到这一层,但是他还不知道陈家已经来催过了。觉新的话给他一个确实的证据:战斗就要开始了。他必须准备去应战。这一次他不能失败,因此他不能失去时机。他用了含有深意的眼光去看琴,琴会意地对他点头。 淑英听见觉新的话,在旁边失声吐出一个“氨字,便坐下埋头不响了。还是觉民镇静地问道:”你什么时候晓得的?为什么不告诉我们?三爸究竟答应没有?“觉新看见不能再隐瞒了,便据实地说:”我有天到三爸屋里去,三爸正在看黄历。他要择个吉日给二妹下定。后来我东说西劝,他才把下定日期改在明年春天……“”那么究竟改没有改?“觉民急急地插嘴问道。 “你听我说,不要打岔我,”觉新也着急地说,“三爸倒答应了。他托媒人向陈家交涉。今天下午我从医院回来碰见三爸,他告诉我:陈家还是希望早点下定,早点接人。三爸也打算早点办了这件喜事。”“那么日期不会久的,”琴焦急地说。 “不过我很奇怪,你为什么早不告诉我这个消息?你记不记得你从前答应过我的话?你说你要尽力给二妹帮忙,现在你预备怎样办?”觉民惊疑地抱怨觉新道。 “我吗?你想我有什么办法呢?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”觉新垂头丧气地答道。 “你不管也好,省得给你招惹是非,”觉民赌气似地说;“我不见得就想不到办法。”这时觉英忽然揭起门帘进来,顽皮地大声嚷道:“二姐,三姐,剑云来了,他喊你们去读书。不要逃学啦。”“我就来,”淑英懒洋洋地说,她并不站起来。 琴看见淑英的神情,知道觉新的话在淑英的心上产生了不好的影响。她要扫除它,便亲切地安慰淑英道:“二表妹,你还是去读英文罢。你的事情我们会给你设法。”她带着鼓舞的眼光看淑英。 “琴姐,”淑英亲热地唤了一声。她也回看琴一眼。琴的眼光给了她一个凭证。她略微安心了。她接下去说:“好,三妹,我们就去。”她又吩咐绮霞到后面去找翠环把她的英文课本送来。 觉英看见他一进来众人都闭了嘴不大说话,他只听见琴对淑英说:“你的事情,”便好奇地问道:“琴姐,你说的什么事情?”淑华正要推开门帘出去,听见觉英的话,头也不掉地代琴答道:“四弟,你少管闲事。”觉英并不理睬淑华,却缠住琴问道:“琴姐,究竟什么事情?……是不是爹不准二姐读英文?”“四表弟,真的没有这样的事,你听见哪个说的?”琴压住嫌厌的感情敷衍地答道。 “我听见爸骂过二姐,说不准她读英文;不过爹后来又忘记了。爹的脾气,我慢慢地摸得准了。爹也说过不准我喂鸽子。我却尽管喂我的,只要不给他看见,他也就不再提了,”觉英得意地说。 “你真聪明,”觉民挖苦道。 “不是我夸口,小聪明我倒是有的,”觉英以为觉民在夸奖他,更加得意起来,便笑嘻嘻地对觉民说;“不说别的,现在连四爸也有点害怕我,”他说着便把右手的一根大拇指翘起来。 “你冲壳子,我不相信,”觉民摇头哂笑道。 “你不相信?我给你说,”觉英正正经经地说道。“有天我找五弟去耍,跑到四婶屋里头去。四婶不在家。我看见四爸——”他忽然闭了嘴掉头四顾,过后连忙接下去:“抱着杨奶妈摸奶奶,杨奶妈胸口敞开的……”“四弟,你当着表姐面前说这种话。我看你真该挨打了。”觉新听着不顺耳,厌恶地喝道。 “他们做得我就说不得。”觉英理直气壮地答道。他只顾兴高采烈地说下去:“七妹在床上睡着了。屋里头没有别人。 我故意站住不走,四爸给了我两块钱,喊我不要告诉人,我才走了。以后他常常给我点心吃。“他说到这里忽然发觉别人都板起面孔不理他,便收起他的话匣子,自得其乐地跑出去了。 “真正是个traitor(叛徒)。”觉民望着觉英的背影厌恶地骂道,“说不定他有天会到四婶面前翻是非的。”“那么四爸、四婶又会大闹一场,”觉新担心地说。 “也好,横竖不干我们的事,”觉民毫不关心地说。他又加一句:“也许又会请三爸来断公道。”“你不晓得,四婶不像五婶那样好对付。事情也许会闹大的。我只担心爷爷的名声,我们高家的名声,”觉新焦虑地说。 “看不出大哥倒记得扬名声,显父母.惜乎高家子孙太不给你争气了。请你数一数高家究竟有几个像样的人。”觉民从容自若地嘲讽道,仿佛他自己并不是高家的子弟。 “二表哥。”琴拦阻地唤了一声。她觉得他的话有点过火,恐怕会刺伤觉新的心,便瞪了他一眼,要他不再往下说。“你总说这种叫人不高兴的话。芸妹在这儿,你也不睬她,她究竟是客人,我们不该这样冷落她。”“琴姐,你怎么说这种话?二表哥他们哪儿冷落过我?”芸连忙客气地分辩道。 “是我不好,我只顾自己说话就忘记别人了。芸表妹不会在意的,”觉民道歉似地说。这一来就把话题完全改变了。 32 淑英和淑华在觉民的房里读英文。剑云已经把这天的功课讲解完毕,在旁边听她们自己诵读,随时纠正她们的错误的拼音。淑英在诵读的时候忽然听见她父亲的鞋底声。克明从窗下走过往外面去了。她心里陡然一惊。她略略停了一下,又继续读下去。但是克明的脚步声又渐渐地近了。显然他走到中途又转身回来。她一面读书一面听那鞋底声。声音愈来愈近。克明的脚似乎踏上了石阶。她吃惊地抬头看门外。她只看见蓝布门帘。 然而克明揭起门帘进来了。淑英马上站起来。淑华和剑云也站起来招呼他。 克明似理非理地动一下头。他就站在门口,板起脸向淑英吩咐道:“二女,你跟我去,我有话说。”淑英害怕地答应了一声。她立刻拿起书跟着克明走出房去。 “什么事情?”剑云悄然问道,他等克明的鞋底声听不见了才敢开口说话。 “多半不是好事情,又该二姐倒楣。我去告诉大哥他们,”淑华激动地答道。她也匆匆地将书收起,和剑云同往觉新的房里去了。 淑英怀着恐惧的心跟在克明的后面。她知道她的父亲不是为了寻常的事情来找她的,她从他的带怒的面容上也可以猜到他要对她说的话。她的父亲一定会给她一个打击,这个打击一定会伤害她。她害怕这个打击,但是她准备防卫自己。 克明引着淑英往桂堂旁边他的书房走去。一路上他不说一句话。这沉闷的等待使淑英心里非常难过,但是她没有勇气来打破沉默。她低着头在阴暗的灯光下慢慢地移动脚步,她心里盘算应对的言语。 克明跨进了自己的房门,便往书房走去。淑英在后面跟着。她在饭厅里遇见翠环。翠环亲热地唤了一声“二小姐”。 淑英连忙给翠环示意,叫她不要说话。翠环忽然注意到克明脸上神色不对,又看见淑英垂头丧气的样子,知道克明又在为难淑英了。她替淑英捏了一把汗。她等到克明的影子闪进了书房里面,连忙去给张氏报信。 克明在写字台前面那把有椅垫的藤椅上坐下,淑英就站在写字台旁边。克明忽然正言厉色地责斥淑英道:“我说过不准你读英文。你居然不听我的话。你年纪也不小了,还不学点规矩。现在虽说不比从前,然而男女究竟有别。你老人公是当代宏儒,又是省城有名律师。我跟他常常见面,也很谈得来。我们的事务所又设在一个地方。我们家里的事情难保不传到他的耳朵里去。他平日很称羡我们高家的家风。如果他知道你天天跟年轻男人在一起读什么英文,他就会看轻我,说我没有家教,说你失了大家闺范。我万不能丢这个脸。听见没有?从明天起如果我再看见你跟剑云在一起,我就不要你做我的女儿。”“陈先生教我读书,这也是寻常的事情,还有三妹在一起……”淑英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,但是她还忍耐住,仍旧埋下头低声分辩道。 克明不等淑英说完话,忽然把手在桌上一拍,恼怒地喝道,“我问你究竟听不听我的话?”他接着又唤道:“翠环。翠环。”“什么事?三老爷,你这样生气,”张氏慌忙地从门外进来,柔声劝道。 “什么事?你问你生的好女儿。”克明赌气地说。 “原来是那件小事情,也值不得这样生气。三老爷,你看二女也很可怜。让她也罢,”张氏在门外早已听见克明骂淑英的话,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,这时便赔笑地劝解道。 “你不要多嘴。你女人家懂得什么?”克明憎厌地责备张氏说。他看见翠环走进房来,便高声吩咐道:“翠环,你去把大少爷立刻请来。”翠环巴不得克明这样命令,便趁着这个机会去向觉新们求帮助。 觉新正在房里同淑华们谈论淑英的事,忽然看见翠环气咻咻地跑进来,惊惶地说:“大少爷,我们老爷请你去。”“翠环,什么事?”琴关心地问道。 “不得了,老爷又在跟二小姐生气,”翠环结结巴巴地答道。过后她又央求觉新:“大少爷,你快去劝解一下。”觉新匆匆地跟着翠环走了。淑华叹息地自语道:“二姐近来运气真不好,偏偏常常碰到这种事情。”剑云惊恐地掉头看淑华。觉民咬了咬嘴唇皮,忽然投了一瞥含有深意的眼光到琴的脸上去。琴也用同样的表情回看他。觉民慢慢地把头掉开。他笑了笑,安慰淑华道:“这是不要紧的,你放心。”觉新走进克明的书房,看见克明板起脸坐在藤椅上,淑英垂着头靠了写字台站着。张氏碰了一个钉子,气青着脸坐在沙发上赌气般地不作声。觉新勉强做出笑容,唤了一声“三爸”,他想打破房里的沉闷空气。 克明微微点一点头。他并不笑,却正言厉色地说:“明轩,我嘱咐你,我不准二女再跟剑云读英文。你去对剑云说一声,请他以后不要理二女,他的束修我按月照数送给他。”觉新恭敬地应了一声:“是。”“大哥,你不要去对陈先生说,人家也要面子,”淑英忽然抬起头呜咽地央求道。 “你还要袒护他。你连我也反对起来了。”克明气得脸色大变,喘吁吁地指着淑英骂道。接着他又瞅着张氏责备道:“三太太,你教的好女儿。现在越弄越不成体统了。我看还是早点把她送到陈家去,省得将来闹出什么事情。”“三老爷,你这个人近来究竟怎样了?对自己的女儿会说这种话。真亏你说得出口。二女好好地又不曾做错什么事,你何苦这样使她难堪。”张氏非常气恼,她不肯在觉新的面前丢脸,同时又有点怜悯淑英,便鼓起勇气替淑英辩护几句。 “你不要管,”克明轻蔑地挥手说。“我管教她,是要她学好。二女年纪轻不懂事,需要人好好管教才行。你不会管教,我才来管的。”他又严厉地吩咐道:“好,我把二女就交给你。以后我再要看见她跟剑云在一起,我就问你。”“大哥,”淑英忽然哭着唤道。她也不说什么便掉转身子急急地走出房去了。 “问我?哼。我哪儿还配管教人?我女人家不懂得事情,”张氏噘起嘴赌气地说。 “明轩,剑云还没有走罢?你就去对他说清楚,”克明并不理睬张氏,他的怒气还没有消除,他还不放心地对觉新再吩咐一次。 觉新恭敬地站在克明的面前。他听见了克明和张氏说的话,不曾漏掉一个字。淑英的短短的哀求也进了他的心里。这个少女受着委屈的可怜姿态获得了他的同情,而且触动了他的哀愁。他站在那里不大说话,可是他的思想却在许多痛心的往事上面跑。他看见一股力量把淑英拖着一步一步地走近了深渊。他知道那同样的悲剧就要开幕重演。他不能够再安静地做一个观众了。医院里的景象,蕙弥留时的情形,到现在还在他的脑子里磨擦。他的心上刚刚划了一道新的伤痕,他再不能忍受任何的打击了。他的伤口在发痛,克明的话刺激着它。他想:又是一个周伯涛,又是一个蕙。这样的悲剧似乎就没有终结的时候。但是他觉得这应该终结了。他不能够再挤在中间做一个帮凶。他虽然在克明的面前不敢做出什么举动,他虽然在表面上恭敬地听克明讲话,但是他的心反抗起来了。杀人不见血的办法甚至会激怒最温良、最懦弱的心。他先前不久还想到维护高家的名声,现在不仅对旧礼教起了憎恨,他对克明也起了厌恶之心。他不能够再忍耐地静听克明的重复的言语和陈腐的议论,他也受不了克明的那种傲慢的态度。他终于带着不满意的口气说:“我去对剑云说就是了。不过送束修一层倒可不必。他虽然家境不宽裕,不过要他白白拿钱他也不肯的。他也不在乎这一点钱。”“好,就由你去办,”克明不知道觉新的话有刺,倒爽快地吩咐道。他看见觉新转身走了,便又唤住觉新,说道:“啊,我忘记对你说,二女下定的日期我已经看好了,冬月初十,是个好日子。陈克家要明年春天接人,我也答应了。你看好不好?”觉新勉强做出笑容说了两句敷衍的话。他嘴里说“好”,心里却诅咒这个决定。他害怕克明再挽留他,因此他把话说完便逃避似地慌忙走了。在路上他仿佛听见淑英的凄惨的哭声。其实淑英的声音并不能够达到他的耳边,这是他的幻觉。 他的良心在折磨他。 回到自己的房间,觉新发见众人还在那里等他。他们恳切地问起淑英的消息。觉新把他所知道的一切完全告诉了他们。他不先发表自己的意见,却等着众人说话。他知道他们会发表种种的议论。 “想不到三爸会讨厌我。我自然只有听从三爸的话。我不来也可以,不过二小姐这样下去是不行的,”剑云绝望地低声呻吟道。 “陈先生,你不要不来。我还要读英文,我是不怕的。”淑华赌气地大声对剑云说。 “三爸并没有说讨厌你,”觉新看见剑云的痛苦的表情,觉得不忍,就这样辩明道。 “这也是一样的。总之二小姐要被送进火坑去了。我从前总以为事情还有转机。现在才晓得是一场空。我昨天还听说陈克家的儿子为了争一个女人跟别人打架。太不成话了。”剑云摇摇头说。 “你也晓得这件事情?”觉民气恼地问。 “我这个消息是可靠的,”剑云痛苦地答道。他忽然把眼光停留在觉民和觉新的脸上,带了一点希望地问道:“难道你们真的就想不到一个法子?”觉民和觉新都不说话。觉民脸色阴沉,好像在跟别人生气;觉新无力地摇着头,唉声叹气。淑华受不住这种沉默,她又想起淑英。她看见芸在这屋里没有事情,便拉着芸的膀子说:“芸表姐,我们到后面看二姐去。她不晓得哭成什么样子了?”芸听说是去看淑英,她也愿意,便立刻答应了。淑华还要拉琴同去。琴却推口说有事情,等一会儿才去。淑华只得同芸一起推开门帘走了。 “大表哥,你看这件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没有?”琴等淑华们走远了,忽然正色地问觉新道。 “没有了,”觉新苦恼地摇头答道。“这回事弄得很糟。四爸又在旁边说过话。而且下定日期已经择定了,又说明年春天要接人。纵使三爸回心转意允许二妹读书,也只有几个月工夫,有什么用处?我也想不到别的办法。”觉新伸起手去搔他的头发,从他的头上落下少许头屑来。他正因为想不到拯救淑英的办法而苦恼。 “那么我们应该动手了,”觉民果断地插嘴道。 “是的,再不能迟疑了,”琴会意地点头答道。 “你们在说什么?”觉新惊问道。剑云也不明白那两句话的意义。 “你不记得三弟的办法?”觉民提醒觉新道。 “啊,”觉新猛省地吐出了一个字。他后来又沉吟地说:“这个办法恐怕行不通。女人比男人困难得多。”“不管困难不困难,我们已经预备好了,”觉民骄傲地说。 “真的?”剑云忽然惊喜地问道。 “我想我们不会失败的,”琴镇静地微笑道。 “而且今天知道了蕙表姐的结局以后,即使会失败,我们也要试一试。总之,我们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猪羊,”觉民激动地说,近似残酷的微笑在他的嘴边露了一下,马上就消失了。 “轻声点,会给人听见的,我们到里面屋里去说罢,”觉新担心地说。众人果然依他的话转入内房去了。他等大家坐定后便低声问觉民道:“真的到三弟那儿去?”觉民点点头低声答道:“我已经同三弟商量好了。这里一动身就打电报给他。”“还是坐船?一个人怎么走?”觉新不放心地追问道。 “船随时都可以包到的。我们本来预备让她明年春天涨水的时候走,但是现在来不及了。我们临时会找人送她到重庆,”觉民很有把握地说。 “我看同路的人成问题。万一事情办不好,那倒把二妹害了。总之,先要有个可靠的人,才能够实行你们的办法,”觉新仍然不放心地说。 “大表哥的话也有点道理。我们应该找一个很可靠的人把她送到上海,三表弟会来接她。这个人现在还没有找到。可惜我一时又走不了;不然我同她一起走倒很好,”琴点头说。 她也想不出一个适当的人来。 “你万不能陪二妹走。这样姑妈以后就过不到清静的日子了,”觉新连忙提醒琴道。 “送二妹到上海去的人倒是不容易找的,好些朋友都有事情,一时抽不出身来,”觉民沉思地自语道。 “那么我送二小姐去好不好?我在省城里横竖没有什么事情,”剑云忽然红着脸自告奋勇地说。他畏缩地望着觉民,心里十分激动,他害怕觉民会把这个他盼望了好久的机会拿走。 “陈先生,你真的愿意?”琴不等觉民说话便惊喜地问道。 “琴小姐,只是不晓得你们肯不肯相信我?不晓得我配不配?”剑云胆怯地说。他害怕一下子他就会落进黑暗的深渊里去。 “陈先生,你为什么这样客气?你肯去,那是再好没有的了。我晓得你会把二表妹当作自己的妹妹看待的,”琴感动地说。她欣慰地微笑了。 “好,这件事情就拜托剑云罢。我们信得过你,”觉民恳切地说。 “我不晓得应该怎样感谢你们才好,”剑云感激得差不多要掉下泪来,声音颤抖地说。“那么让我赌个咒。”“陈先生,快不要这样,我们信得过你,”琴连忙阻止道。 “剑云送二妹去也好。不然,若是二妹走了,三爸一定会找剑云的麻烦,”觉新插嘴说。 “觉民,你们的办法固然好。但是二小姐不比觉慧。万一她一走,三爸追问起来,又怎样办?他报告到官厅去,他会打发人四处找寻我们,说不定会在半路上把我们找到的。那岂不是更糟吗?”剑云听见觉新的话,忽然收敛了喜色担心地说。他的决心有点动摇了。 “你放心,三爸跟四爸他们不同,他不会这样做。他平素最爱面子,自己又是有名律师,而且他常常在外面吹他的家风如何如何。如果遇到这种事情,他绝不会声张出去。你想要是外面的人都晓得高家二小姐逃走了,三爸以后哪儿还有脸面见人?即使把人找了回来,陈克家也不会要这样的媳妇了。那岂不是更丢脸的事?我可以断定三爸不会做这种傻事情,”觉民很有把握地说。这个问题已经被他反复地思索过了。 “那么三爸又怎样办呢?他不会白白地让二小姐走掉就算了,”剑云疑惑地问道。 “不会?哼。”觉民忽然捏紧拳头站起来,他的脸上又一次露出了残酷的微笑,他嘲讽地说,“我看他至多不过大发几顿脾气,跟三婶吵几次架,对外面说死了一个女儿就完了。难道他还有别的办法?”“你这个想法真不错。我万料不到你一个人悄悄地想得这样周到,看得这样清楚。三爸的脾气的确如此。他如果知道剑云同二妹一路走,我也会挨他几顿骂。不过也不要紧。剑云也用不着怀疑了,”觉新钦佩地称赞觉民道。他的憔悴的愁颜忽然开展地笑了,他感到一阵复了仇似的痛快。 “并不是我一个人想出来的,我早同朋友们商量好了。而且这一年来我天天在想,我天天在看,那许多许多的事情也够把人教得聪明了。到了现在我可以说把他们都看得很清楚。我受的那些气,你受的那些气,都不是徒然的。”觉民用低沉的声音回答觉新道。他举起捏紧的拳头在空中猛然地劈下来,好像在打击什么东西一般。
重读经典(春)
原文链接:重读经典(春),转发请注明来源!
「重读经典(春)」评论列表